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始建于1826年2月11日,原名“倫敦大學”(London University),是英格蘭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校史僅短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杰里米·邊沁被公認為是倫敦大學學院的精神之父。
1831年,由輝格黨帶領的英國政府成功為大學學院爭取到皇家特許狀,這賦予了其頒授學位的權力。1836年,倫敦大學學院(UCL)與其后成立的倫敦國王學院(KCL)共同組建了倫敦大學系統(University of London),作為旗艦大學處于倫敦大學系統的核心。
作為歐洲啟蒙運動的產物,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的現代化大學,亦是英國按照同等標準接受女性學生的大學,其創立的初衷是希望摒棄教會學校的陳規舊制,倡導理性主義與教育平權,其目標為:“鼓勵研究以及獨立學者的進步,使得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精湛的學識來推動其所追求的科學和所生活的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
倫敦大學學院至今仍嚴格保持著自身的非宗教色彩,并且是全英國一所不設有祈禱間的大學,因此,該校也被稱作“高爾街上的無神論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堅持世俗理念的初衷就是為了能夠讓來自于不同教派的師生們(例如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和睦相處、共同進步,這種思想被保留至今,使得UCL充分尊重和反映了民族、文化與宗教的多樣性,該原則也被反應在其“倫敦的全球性大學”(London's Global University)這一箴言上。
倫敦大學學院的本部校園坐落在倫敦市中心的布魯姆斯伯里區(Bloomsbury)的高爾街(Gower Street),鄰近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國王十字車站和攝政公園,亦被譽為世界十大最美校園 ,這里囊括了學校大部分的院系、主圖書館、Bloomsbury劇院以及UCL附屬醫院。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規模大、學科最廣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專精于人文歷史、建筑、科技、醫學、政治、經濟、公共管理等學科領域,有著非常嚴苛的錄取標準,眾多學科錄取比例極低。此外,畢業生被授予一等學位的比例相比其他羅素集團大學要低,而且每年的掛科率很高,堪稱是英國教學標準最嚴格的大學之一。